大家好,我是马海海,美术学院,书法学2203的同学。我的家乡是吕梁市临县,在临县有很多推荐美食,现在让我来为大家列举几个,比如临县豆腐 临县豆腐以其营养丰富、味道鲜美、颜色纯白、质地精细、软而不脆等特点誉满晋西。在临县,最正宗的豆腐是麻峪豆腐。麻峪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豆腐村,村里一多半的人家都是做豆腐的。临县县城人吃豆腐只认麻峪 豆腐,在离石、太原等地,提起麻峪豆腐也是赫赫有名,是家常便饭里的一味重要食材。
临县大烩菜:也是一道美食,临县大烩菜,简称烩菜或大烩菜,是山西临县、吕梁地区的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,由于临县靠近陕北,跟榆林大烩菜有相似之处,但是由于地域跟风俗不同,临县大烩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区别。虽然此菜源于内蒙,但是随着在临县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临县独特的风味,分荤、素两种,其主要有粉条、瘦肉、土豆、蔬菜等组成,味道鲜美。
锄片饼:锄片饼是临县城关街头卖的一种传统烧饼,也叫油锄片。很久以来,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。因其形状酷似农夫的锄片,故名锄片饼。
三交干馍馍:临县三交镇用兰炭火烤制的干馍馍,具有和胃健脾的功效和香、酥、甜、脆四大特色. 手工制作、食用方便、传统工艺、用小麦面粉自然发酵,被消费者称赞为“三交手艺,吕梁一绝”。
以上便是我们临县的美食介绍,当然临县也不乏热闹的活动,例如临县秧歌这是临县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要传统形 式,流传千年之久。它的演唱形式独特,表演 别具晋西黄土风味,组成形式灵活多样,队伍 阵容可多可少,多则三、五百人,少则一、二 百人,潜力巨大,市场广阔,群众喜闻乐见。提高品位,可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文化形式, “伞头秧歌”俗称“闹秧歌”、“闹会子”、“闹红 火”。
传统的伞头秧歌由一名“伞头”担任头领, 既是秧歌队的主唱,又是指挥,还要在表演中 调动情绪,制造气氛:当两家秧歌队相遇时, 伞头还要代表秧歌队与对方竞唱,甚至同么》 的诸多交往都由伞头出面。这既是“伞头秧 歌”名称的来历,也是区别于其他秧歌的主要特点。
临县伞头秧歌集音乐、舞蹈、武术、民歌、表演唱和小戏为 一体,是一种气势粗犷、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广场艺术。出行表演(俗称排街)时, 仪仗队(古为执事,今为门旗)前行,乐队(打击乐,吹奏乐和丝弦乐)随后, 主体队伍便是以扭秧歌和唱秧歌吸引观众的伞头秧歌队。有些乡镇如索达干乡的 伞头秧歌队还保留着传统的龙灯舞,招贤镇的文鼓子和城关镇的武鼓子把驾鼓 子、拉花子(类似踢鼓拉花)以及外地的腰鼓舞、霸王鞭融进伞头秧歌中。伞头秧歌队一般以舞狮收尾。伞头秧歌的表演以扭和唱为主,扭时不唱,唱时不扭,扭唱交替进行,形式生动活泼。扭秧歌多在“过街”(行进过程中)、“掏场子” (进入广场或院落时,先要开辟表演区域)和“小会子”(单独进场表演)的场 合进行;唱秧歌可以在任何相对稳定的场合下进行,伞头要在不同场合下见景生情,即兴编词演唱,这也是伞头秧歌的重要特色。
伞头秧歌的唱词艺术亮点有三:一是讲究四句押韵,灵活多变,每句唱词由七至十二字组成,四句押一韵。二是语言生动,构思巧妙,以其高超的逻辑性与 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见长,头句起二句承三句引深四句画龙点睛,具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,三是地方性强,通俗明快,唱词基本上以本地方言为主,所述内容贴 近生活,为地方百姓喜闻乐见.
企头秧歌的曲调以民族五声音调为主,节奏多为四二节拍,旋律婉转悠扬、 明快开朗,叙事性强。近代吸收了大量当地民歌和戏曲音乐的营养,伞头秧歌的 曲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。据资料分析,企头秧歌起源于古代“迎神赛社”活动。清代时,秧歌队祭雨神、河神的仪式尤为隆重,伞头挑伞扭唱正是表达了百 姓企盼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善良愿望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祈禳的内容逐渐被民间喜庆(婚嫁、生子、新建宅院以及岁时节日)所替代,活动的时间也确定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。
供稿/美术学院学宣部
摄影/美术学院学宣部
责编/美术学院学宣部